7,2029,58979 王民:“回归品质,冲击顶峰!” 

王民:“回归品质,冲击顶峰!”

发布时间:2021-08-20来源: 徐工集团

2021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,中国企业徐工首次挺进前三。

 

近年来,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再度步入高位发展阶段;数十年的积累加上新一轮市场契机,让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规模、综合实力全面提升。


资讯大图134.jpg


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经历数度磨炼。上一个5年,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进入波动相对剧烈的时期,徐工不改初心,坚韧、坚守、坚持。2020年,徐工再次跨过1000亿元营收大关。全球产业一系列巨变和全新格局下,这次千亿之后的道路通向何方,如何走下去,是徐工面临的考题。

“上去了就必须站稳了。5年内,我们还要力争再往前进一步。”对此,徐工有限、徐工机械董事长、党委书记王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 

01 | 回归品质坚持创新驱动


越靠近峰顶,路越难走,对此王民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。但徐工手中已经积攒下不少筹码。首先就是产品,在众多的产品中,2020年徐工旗下11款主机产品,销量和销售规模都居于前列,其中包括起重机、水平定向钻、旋挖钻机、压路机、平地机,销量在全球名列前茅。


资讯大图135.png


在“三高一大”产品战略指引下,徐工坚持创新驱动助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创造”转变。

 

13年磨一剑,徐工挖掘机械从零起步、艰辛摸索、自主创新,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产业体系,成套化产品系列和规格覆盖在国内行业齐全。从1.5吨微挖到中小挖,成功研制出100吨级、200吨级、300吨级、400吨级、700吨级超大型产品,年销量从几十台到现在突破几万台,打破了老牌跨国企业的长期垄断,成为徐工冲击顶峰的主力军。


资讯大图136.png

这样的底气来自于徐工在全球越来越系统的布局。

20多年的探索和积累,徐工早已撕掉之前“简单出口贸易”的标签,构建了以出口、海外绿地建厂、跨国并购和全球研发“四位一体”的国际拓展模式。

 

在历经数年的战略亏损后,徐工巴西基地终于迎来霞光。以巴西工厂为平台,徐工不仅成为当地市场的主力品牌,更是从此走向整个南美市场。


资讯大图137.jpg


对国外客户的需求对接和满足上,徐工亦是于细微之处见真章。在突破海外高端市场的拳头产品——大型矿用平地机上,徐工在前后近一年时间,付诸了200多项各类技术改进,终将一款媲美欧美品牌的平地机,落地全球矿业巨头力拓的矿区。

 

“无论在产品、创新还是业绩上,徐工都是一个绝对注重用户体验和效率效果的企业。特别是在做产品上,我们必须要把产品的每个细节都搞清楚,要知道我们的产品到底要干什么,到底要给谁服务,怎么才能满足客户需求。只有做到这点,我们才能扎扎实实地走上顶峰。”王民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。


回顾发展历程,曾经历的风雨坎坷让王民和徐工人深刻意识到必须靠“质量赢得尊严”。


资讯大图138.jpg 


“回归品质才能站在‘世界之巅’。”王民坦言,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。要想翻身,必须先在产品的品质上先翻身,要想有尊严,必须在产品上先有尊严。


在装备制造业,质量之路绝非浅尝辄止、简单模仿就能实现的,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决心。徐工结合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,凝练创建、推广“徐工‘技术领先、用不毁’助您成功”质量管理模式,以“技术领先、用不毁”做成工艺品的徐工行动金标准,加快落地高质量发展。


王民表示,技术领先、用不毁”的产品理念和“担大任、行大道、成大器”的核心价值观一样脍炙人口、深入人心。

 

徐工质量管理模式的形成,是一条从实践到理论,再实践、再到理论的道路,直至实现我们的卓越,是具有徐工特色、文化和精神的,是具有工程机械产业“珠峰登顶”特点的,很鲜明地表达了要达到相关方满意,“助您成功”就是相关方。

宣传用大图.jpg


如今,“质量”被每一位徐工人铭记在心里、抓实在手里,追求卓越已成为全体徐工人的习惯。

从2017年到2020年,徐工“董事长质量奖”三届评选,人选个个树得起、立得住。从研发、生产到制造,人人扛起质量发展责任,盯紧质量发展目标,从理念宣贯、标准执行、模式实施到全员、全过程、全价值链落地,“技术领先、用不毁”在徐工扎根发芽,最终结出累累硕果。


还有一个全球产业变局最重要的时代节拍——智能化,徐工也没有错过。当前,已经投入应用的5G、无人驾驶压路机、装载机、矿山设备等,就是其中最好注脚。

 

在产业链下游——营销、服务和品牌打造环节,徐工原有的发展模式和体系,也被一系列数字化工具打破,“更强调直接触达用户、聚焦用户,强调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馈,包括产品针对用户需求的快速改进,以及用户价值的提升。”王民说。


资讯大图139.jpg


“下一个5年,在新一轮变革中,徐工已经做好了全面准备,下一步就是奋力推进。市场红火,大家都好的时候不叫好;今后几年,市场中能突围的,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,才是好企业;徐工就要在其中,证明自己。”王民坚定地表示。

 

02 | 激活内力高质量发展放在首位

 

“这场几代徐工人持续推进的改革,我们酝酿已久、谋划已久的大事终于尘埃落地。”时至今日,王民回忆当时的情景,依然难掩振奋,“未来充分激发内部动力的徐工,将向产业珠峰发起更猛烈的顶峰攻势。”


对于混改的本质,王民将其归纳为:顺应时代潮流,让企业保持机警,保持激情,保持战斗力。

 

事实上,徐工一直在此不断尝试与行动。若干年前,徐工就开始大规模启用年轻人,推进组织再造。在企业内部很多场合,王民都明确地提出:持续改进机制,锤炼青年骨干层,打造系统创新平台,构建高端产品赛道,勇担产业报国重任。这些无疑是徐工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,更推动了企业和组织的持续再造。

资讯大图140.jpg


整个过程中,徐工人力资源体系,从理念上完成了从“员工到企业命运共同体”的转变,把公司作为真正的职业生涯平台;而这恰恰是管理潜能的最好释放。

“徐工是个愿意给员工搭建成长平台的企业。徐工也会给我们试错的机会,让我们能够在实践中真正成长起来。”徐工内部员工这样表示。


如今,随着混改的推进,徐工利用机制上的重大转变,再度为整个组织赋能。

 

在管理层面,新的管理层将通过市场化选聘;在决策层面,国有和市场化的战略投资者在董事会席位中都有体现,能够保证相互制衡,决策更加市场化;在激励机制方面,将逐步实施骨干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,实施利润分享计划、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薪酬机制,激励程度也和业绩紧密捆绑,实现技术人员和管理层的薪酬和贡献挂钩。


资讯大图141.jpg


“这是一批专业化、职业化、市场化,在这个产业奋斗了几十年的管理技术团队,大家把身家性命与公司未来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,是我们混改成功和未来目标实现的最大保障。”王民将他们定义为“徐工的中流砥柱和发动机”。

 

他表示,未来发展前景的最大底气在于骨干团队对公司未来怀有坚定信心,必将带领徐工既往开来、在成功的基础上开启更大成功的变革,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。


“高质量发展放在第一位”——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期,对于徐工而言,增速不再是企业考量自身发展的唯一因素,包括利润水平、技术创新、产品体系打造、全球品牌影响力释放、产业价值引领等,将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。


“我们的共识是,下一步,我们必须更扎实地发展,必须步步为营。5年内,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要把营业收入翻番,利润成倍翻番。”王民说。


资讯大图147.jpg


来源:新华网